高三历史通史复习实用手册23-世界史第七单元
录入者:xqx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2日
第七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时代特征
1.世界格局:美苏两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
2.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欧洲、日本逐步崛起,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
3.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各国改革,在曲折中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民族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考点整合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⑴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力量削弱,美、苏强大。
⑵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⑶美苏国家利益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冲突)。
2.“冷战”概念:指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此外,美苏还在亚非拉广大地区争夺。
3.过程:⑴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弹。
⑵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遏制苏联、称霸全球战略,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⑶“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全球。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⑷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对抗“马歇尔计划”。
⑸1949年,美苏在德国对抗加剧,“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
⑹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
⑺1955年,苏联、东欧缔结《华沙条约》成立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4.“冷战”形势下的局部热战: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等。
5.影响:⑴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新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美苏竞争,客观上促进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⑶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东西方长期对抗隔阂,不利全球交流。
二、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
⑴背景:①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防止战争重演,规范战后世界秩序;
②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实力大增和称霸的野心。
⑵建立:1944年,美、英、中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⑶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加强货币合作等。规定美元与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
②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恢复发展经济,推动国际贸易均衡发展。
两个组织以成员国认缴资金数额决定投票权多少。
⑷影响: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②结束世界金融混乱局面,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和贸易发展。
2.“关贸总协定”(1947年)
⑴原因:①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和合作的必要。
②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⑵签署: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
⑶宗旨: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⑷影响:①是关贸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②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⑸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三、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⑴原因:①吸取经济危机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
②战后经济恢复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巨额资金投入非私人资本能承受。
⑵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主要为新兴、基础工业和公共事业。
②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和利用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建立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⑶影响:①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社会性,使资本主义在50-60年代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②消极: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的弊端。
2.福利国家出现
⑴特点:由单纯救济发展为公民社会权利;种类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⑵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反映分配领域社会化趋势(分配领域社会化)
⑶影响:①积极:保障低收入阶层生活,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
②消极: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四、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共体的形成
⑴原因:①必要性:近代以来战争的教训;欧洲地位下降;美苏冷战的影响。
②可能性:互相毗连的地理特点;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
⑵过程:① 1952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⑶内容:①关税同盟:消除共同体内部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统一关税率。
②共同农业政策: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内优先,建立共同的农业基金。
③建立统一大市场:1993年正式运作,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
⑷影响:①经济:增强西欧经济实力,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②政治:冲击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⑴原因:①民主化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坚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③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
④美国大力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
⑵表现:50-70年代初,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⑶影响:①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⑴原因:①二战后,世界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新兴独立国家增多。
②新兴独立国家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发展。
⑵形成:①1956年,铁托、纳赛尔、尼赫鲁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②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⑶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⑷意义:①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改变少数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
③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4.中国的振兴
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团结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⑵随着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⑶中国的崛起,成为制衡美苏两极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五、苏联改革和两极格局瓦解
1.赫鲁晓夫改革(50年代中期起)
⑴内容:①农业:扩大农庄经营自主权;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②工业: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力。
⑵评价:①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消极: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没有根本打旧体制;
改革脱离实际,缺乏全面方针,带有盲目性。
2.勃列日涅夫改革(60年代中期起)
⑴内容:重点放在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
⑵评价:①积极:改革前期取得一定效果,国力增强,成为超级大国。
②消极:后期改革保守陷于停滞;没有根本打旧体制,不能根本解决危机。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⑴背景:80年代苏联陷入经济、政治危机边缘。
⑵内容:①经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政治: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承认加盟共和国自主分离。
⑶苏联解体:①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解散,苏联的欧洲体系崩溃。
②1991.8,“八一九”事件,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1991.12,《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4.两极格局瓦解原因及影响
⑴历史原因:苏联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弊端。(根本)
⑵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⑶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⑷影响: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联系分析
1.“冷战”与两极格局、两大集团、两大阵营
“冷战”指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在“冷战”中,美苏不直接武装冲突,各自扶植依附势力进行对抗。有时也对依附于对方的政权实行军事打击,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也是“冷战”形势下的局部“热战”。
两极指的是美、苏两极;以美、苏为核心,形成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加入两大阵营。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不属两大阵营。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
2.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人民民主国家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发展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如中国对工商业改造实行的代购、代销和公私合营政策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宏观干预调节市场经济的模式。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是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竞争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
3.结盟与不结盟
结盟指两国或多国结成同盟,缔约国一方与缔约国之外的国家发生冲突时,结盟各国有支持的义务。新中国成立初,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缔结盟约,对维护新生政权稳定起到重要作用。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中苏同盟已经名存实亡。
60年代,为了在美苏争霸格局中保护自己的利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它改变少数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因中苏盟约名义上还存在,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但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1980年,中苏盟约到期后自动中止,中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4.体制调整、体制变革与制度变化
体制调整是在保持原体制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对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虽然推行“新经济体制”,但没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体制。
体制变革是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体制,确立全新体制。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从而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变化指社会根本制度的改变,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超出体制变革范畴,造成整个国家根本制度的质变,即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