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通史复习实用手册16-附二 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四项基本原则”
录入者:xqx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8日
附二 解答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四项基本原则”
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呈现形式种类繁多,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选择题,都有其普遍的基本规律,把握这个基本规律,才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命题实际,以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解答选择题的基本思路,总结出解答选择题的“四项基本原则”,并以2015年课标全国文综Ⅰ卷为例加以说明。
一、史实正确
课标全国卷选择题虽然很少有简单考查史实的,但大多数题目都包含着对具体史实的考查。判断选项涉及的史实与题干信息是否相符,仍然是解答选择题的基础步骤。有些选择题直接依据史实即可作出正确判断,更多的选择题凭史实也可排除1-2个选项,为后进一步续选择奠定基础。
例1.(2015·Ⅰ·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B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选B。“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机制,与“罗斯福新政”的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措施相似,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材料不相符。故选B。
对策:由于现有的模块教材打破了历史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相对缺乏历史时空延续感,教材与考试出现明显的偏离现象,复习时要特别注意适当调整:一是要清楚“课标”和“考纲”对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依据现有教材,掌握教材中必考的基础知识内容。二是要重新建构中学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老师可对比“通史”内容体例,适度补充些现有教材断层、缺漏的重要历史知识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三是审题时要首先关注信息中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名称、内容诸要素,注意选项与题干在这些要素上是否完全对应。
二、概念精确
中学历史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通常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概念。对概念的考查,是历史学科能力检测的重要内容。命题者往往利用考生对概念的不理解或理解错位,设置概念陷阱。国考卷不少选择题都涉及历史概念的考查。
例2:(2015·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选C。本题涉及到“外戚”“相权”“家天下”“母族亲属”“同姓诸侯王”诸多概念。题干信息反映了皇帝的“母族亲属受到重视”,C项符合材料信息的条件。A项“依靠外戚”部分符合题意,但“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并不排除外戚本身就掌握相权,“抑制相权”缺乏充分依据;“同姓诸侯王势力”在汉武帝时代就被削弱,据所学知识就可排除D项。“家天下”强调的是“一姓天下”,所依靠的是同姓王族,而非母族,B项不符合。故选C。
对策:高中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对相关历史概念作出的详细解析往往很少,一些概念学生把握不到位。要精确掌握这些概念,一方面要求老师加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概念教学,特别是对一些相似概念要加强辨析,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出现概念模糊混淆;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加深对教材中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程度适合
选择题选项中的程度修饰词往往能决定选项正误。使用“过度”或“不及”的程度词,都可能使原来符合题干条件的选项变成条件不符合或不充分,成为错误干扰项。命题者往往通过调整选项中的“程度”词设置陷阱,审题不够仔细的考生容易误判。
例3:(2015·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解析:选D。题干信息只能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还没达到“专权”或“控制”程度,这些“名义权力”并不违反光荣革命确立的原则。D项程度合适,A、B、C项均超出程度。故选D。
对策:解题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选项中的程度修饰用词,如:“开始”、“完全”、“彻底”、“决定”、“最”……,详细分析题干信息是否充分满足其“程度”条件。一些“绝对化”的程度词往往存在问题,而一些“相对性”的程度词,往往比较适合,可能是正确选项。
四、对应最佳
有些选择题通过前三个步骤分析,仍有多个选项无法最终判定,这就需要反复比较各选项与题干的对应度才能解决。最佳对应是双向的:一方面,题干信息必须充分满足正确选项需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正确选项必须能最大程度反映(包含)题干信息。
例4:(2015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选C。文化是经济社会的反映。题干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对妈祖的信仰得到朝廷认可,说明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项与题干信息完全对应;认可海神崇拜并不能说明“鼓励海洋开发”,更不能说明“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对女性神灵的崇拜与“女性地位提高”没有必然联系;A、B、D三项对应条件不充分,故选C。
对策:首先,解题时要坚持“材料优先”,不要以课本的观点“先入为主”,关注题干信息能否为选项提供充分的条件。其次,在充分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所学知识(主要是史实)进行辅助判断。最后,反复比较各选项中哪一选项对材料信息阐释得较全面或本质,得出最佳选项。
概括其基本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提供充分条件→
题干信息←════════→正确选项
←最大程度反映
在命题实践中,以上“四项基本原则”往往是交叉运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解题时也必须从这四方面全面综合考虑,才能避免判断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