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录入者:gxy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2日
少教多学 教学设计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
谷小艳 泉州七中
一、概述
《王何必曰利》是高二语文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选读的第二节,本单元共选七节,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孟子思想的精深与伟大。对于孟子的思想,学生较陌生,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不陌生,在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延伸,联系实际生活,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进行联系、思考、探究,领略经典的艺术魅力。
《王何必曰利》一节主要介绍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把仁义张扬为私利之上更高的价值,对我们省察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念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选文中实词 “远、后、先、之、间”的含义及用法
2、掌握“先生将何之”的宾语前置句式
3、能具体指出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句子
4、能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孟子的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小组合作讨论,梳理文言现象,能通顺翻译选文
2、 小组合作交流,从选文中找出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
4、观看现实案例关于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
5、小组探究案例中的义利观,并派代表发言。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现实,领会孟子的义利观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观察了解,对学习者特征有以下分析:
1、学生是高二理科实验班的,思维较活跃,能针对一个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已经习惯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小组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
3、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结合课文注解,能够顺利地疏通选文大意。
4、学生喜欢讨论社会热点事件,对视频材料往往能说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合作式学习策略: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选文,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从选文中找出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并能合作探讨对比论证的作用。
2、情景创设策略:播放救落水者、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材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探究引导策略:学生能针对视频反映的社会热点事件,探讨事件体现的义利观。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提前下载好的视频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播放救落水者视频材料,创设情景导入
一条湍急的河面上时沉时浮着一个人,在不远的桥上聚集了一大群人张望着,惊惧着,焦急着,有的正打电话报警;有的向落水者喊话稳定情绪;有的商议赶快营救;只见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在喊:“没人敢下吧,二百块,这事我揽了。”(播放结束)
人命关天,有人却乘机谋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人究竟怎么了?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义利观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亚圣孟子对义利的阐述。(大屏幕展示课题《王何必曰利》)
二、疏通理解选文
(一)学习第一则选文
1、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投影小组自主学习任务:
(1)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
(2)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3)找出选文的对比论证
2、小组反馈学习成果,老师适当点评并明确。
(1)请小组代表翻译第一则选文,老师强调几个重点文言现象:
不远千里而来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亦将有利于吾国乎? 利:使动用法,使------得利;
苟为后义而先利 苟:如果; 后:意动用法,以------为后。
(2)选文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正反对比论证
反面:上下交征利------国危
正面:上下行仁义------孝亲 忠君
(二)学习第二则选文
1、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投影小组自主学习任务:
(1)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
(2)找出选文的对比论证
2、小组反馈学习成果,老师适当点评并明确。
(1)请小组代表翻译第一则选文,老师强调几个重点文言现象:
然而不王者 然而:这样却
愿闻其指 指:通“旨”,意向
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罢:使动用法,使------停止
(2)正反对比论证
反面: 以利相接——君臣成仇、父子反目、兄弟割袍——亡
正面:以仁义相接——君臣一体、父慈子孝、手足情深——王
(三)学习第三则选文
1、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投影小组自主学习任务:
(1)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大意,对选文中不懂的字词能向小组成员求助,或查工具书,或向老师求助,最后得到解决。
(2)找出选文的对比论证
2、小组反馈学习成果,老师适当点评并明确。
(1)请小组代表翻译第一则选文,老师强调几个重点文言现象:
孳孳为善者 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跖之徒也 之徒:这一类
利与善之间也 间 :差别
(2)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舜,圣贤之君——扬善
反面:跖,杀人魔王——逐利
三、探究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1、小组讨论探究: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请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
2、各组代表发言
3、总结明确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孟子并非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完全放弃利,只是面对义和利,要能做出恰当的选择,孟子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4、播放小悦悦、食品安全的视频材料,请学生思考讨论:
视频中的人们表现了怎样的义利观?孟子的义利观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5、学生发言,老师点评
四、小结
1、正反对比论证,体会孟子层层深入、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2、孟子的义利观,体会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
五、作业
作为21世纪的年轻一代要如何去“谋利”?请用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写出你的思考,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评价量化评分(60分)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
评 价 标 准 |
等级(权重)分 |
自评 |
小组评 |
教师评 |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较差 |
|||||
知 识 |
理解对比论证的特点及作用 |
5 |
4 |
3 |
2 |
|
|
|
理解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
5 |
4 |
3 |
2 |
|
|
|
|
技能 |
能结合注释,顺利翻译选文 |
7 |
6 |
5 |
3 |
|
|
|
能从文中找出对比论证的句子 |
8 |
7 |
5 |
3 |
|
|
|
|
能分析出选文体现的义利观 |
10 |
8 |
5 |
3 |
|
|
|
|
能分析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
8 |
8 |
5 |
3 |
|
|
|
|
情感态度 |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 |
4 |
3 |
2 |
1 |
|
|
|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
4 |
3 |
2 |
1 |
|
|
|
|
对本节课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
4 |
3 |
2 |
1 |
|
|
|
|
注:助教工作出色,深爱同学欢迎,此项可得满分。 |
||||||||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
5 |
4 |
3 |
2 |
|
|
|
|
我这样评价自己:
|
||||||||
伙伴眼里的我:
|
||||||||
老师的话:
|
八、帮助和总结
在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时,老师巡视,走近学生,观察学生,听取学生的讨论,回答学生的提问。对参与积极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不够积极主动的同学给予关心鼓励。
对学生的探究回答给予及时的点评,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布置学生针对义利的问题,用短文写出自己的思考。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诗歌鉴赏的规范答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