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校园资讯>>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获一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红楼经

高二13班陈雨桢指导老师:林雁津

蒋勋说,他将红楼梦当成佛经来读,读书的过程便是修行的过程。

红楼的确像一本佛经,因为这本书的处处在讲宽恕,处处在讲慈悲。不仅如此,它看假作真时真亦假,它道无为有处有还无,它言好了无常。

何为慈悲?即慈爱与怜悯。在曹雪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当我们看到备受林语堂逅病的妙玉,看到她欲活不曾活,云空未必空的分别相时,也许我们也应该想到她本是仕宦之家的小姐,在经历过一场大病和父母双双故去后,她眼前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像我们理解黛玉的刻薄乖张一样,通过曹雪芹精小设计却又似不经意地提起的妙玉的身世,我们是否也应该宽恕妙玉的洁癖清高?

贾瑞与王熙凤的恶缘最终以贾瑞的惨死而结束。我们都看到了他的“罪有应得”,但他确实是对王熙凤动了深情,王熙凤随便几句话就让他“木了半边身子”,说着“死了也愿意”。

他的欲的确需要我们宽恕,但他对情的执迷也需要我们的慈悲。

同样,赵姨娘和马道婆串通做法一事足以见其心狠手辣,可作者偏偏又想到赵姨娘在贾府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她领着和袭人差不多的月薪,母凭子贵,贾环偏偏又猥琐不得宠,就算被叫去抄佛经,也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可笑模样。她的贪欲需要我们宽恕,但这背后的心酸又需要我们慈悲。

红楼梦也常讲世事无常,“好”“了”难测。为唐玄宗弹奏曲子的李龟年,年老时能流落江南行乞街头,用破瓷片弹唱当年繁华;得中南京解元的唐伯虎,花中行乐月中眠,名声四海传;谁又会相信他竟没有买酒的钱。王熙凤想不到的是巧姐竟会流落这青楼幸而被刘姥姥一家所救。汉曾建未央宫,想保盛世永存,但笏满床会成陋室空堂,歌舞场会变成衰草枯木。人生减法后,不过春夏秋冬。红楼梦每一页都有一个“贾”字,也许就是再提醒我们对加上的生命价值不要过分信以为真。

红楼一梦,似在讲经,但醍醐灌顶难,何时才能言作者大智若痴呢?

西游的悲与喜

高二10庄小琼指导老师:戴娇娜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六百多年过去了,关于西游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人人都有“西游情结”。清代学者张书绅有言:“《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可见《西游记》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地位之高自不必说。书中一心向佛但又迂腐的唐僧,好吃懒做又温和善良的八戒,任劳任怨忠厚老实的沙僧,还有嫉恶如仇倔强勇敢的大圣。年幼时看西游只看到了大圣的厉害之处,满是对他的崇拜之情。看到大圣大闹天宫跟着拍手叫好,读到大圣因打死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也跟着落泪。幻想过自己也能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曾经也手拿金箍棒,口中喊着妖怪!哪里跑!且吃俺老孙一棒!”然后和小伙伴打成一片。再大点读西游,懂得了悟空一角暗含着作者的反叛精神,后来甚至领略到了一点寄寓其中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名著之所以为名著,还是因为它随着时间沉淀出不同的意义。

细读下来,《西游记》中有些语言和细节处真是矛盾又有打动人。悟空、八戒、沙僧都是因在蟠桃会上犯了事被罚的,再看妖怪有古怪刁钻刁钻古怪,还有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精细鬼”“伶俐虫等等,这些名取的着实有趣。还有一处二郎神和悟空赌变化,悟空变了一只花鸨,二郎神嫌丢人就不跟着他变下去,看到此处我只想笑说悟空脸皮真厚。长安城外渔樵问答的两个人名叫 张稍、李定,二人一场拌嘴引发泾河龙王的事情。袁守城为龙王算天气,开头讲了两句起兴的话:云迷山顶、雾罩林梢,顶和梢,恰合张稍李定的名字,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唐僧刚收悟空时,路遇大老虎,被悟空一棒打死,唐僧的关注点是:天啊!之前那个猎户这么厉害,还跟老虎斗了半天,这猴子竟然能一棒打死一只!原文是: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

北大教授白化文说:《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虽说《西游记》确有鼓舞人的地方,但也有可悲之处。

黄狮精就是一个令人心酸的妖怪,他颠覆了动不动就抓人来吃的妖怪形象,书中有言:'我们也有些侥幸。拿这二十两银子买猪羊去,如今到了前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西开个花帐儿,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绵衣过寒,却不是好?’两个怪说说笑笑的,上大路急走如飞。能吃上几壶,还能买上件棉衣以后冬天不用挨冻就能让他们欣喜的有说有笑,高兴的都快飞起来。这样的日子,实在不符合穷凶极恶的形象。书中曰:那妖精闻言,止不住泪如泉涌,双脚齐跌,喊声振天,恨道:“那秃厮!十分作恶!怎 么干出这般毒事,把我洞府烧尽,美人烧死,家当老小一空!气杀我也,气杀我也!””在灭顶的打击之下,黄狮精崩溃了,甚至都不想去报仇,只想撞墙自杀:“’老爷!我那们个山场,非一日治的,今被这秃厮尽毁,我却要此命做甚的!’挣起来,往石崖上撞头磕脑,被雪狮、猱 狮等苦劝方止。”一个不肯伤天害理,老实本分,买卖公平,与人为善的黄狮精老小被灭了,自己被杀,然后尸体被分吃了。着实可悲。凤仙郡侯只因推倒了供桌,泼了供品喂狗,玉帝就立下三事,不给凤仙郡降雨,导致凤仙郡民不聊生,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惨不忍睹。由此可见,《西游记》中妖怪也不一定都是罪大恶极,那些真仙也不是慈悲为怀的。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不能单单以身份来判定一个人。这时《西游记》目前教会我的。兴许等我再大点读,又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取经记”,它是有悲有喜,具有多重人格的有血有肉的“人”。

皈 依

——读《西游记》有感

高二12张昱凌指导老师:戴娇娜

与妖精缠斗,与大魔交战,胜过世间众生,却落得个皈依的下场,此之谓“斗战胜佛”。

数年前第一次读完《西游记》,除了为唐僧终于取得真经而高兴之外,内心竟还有隐约的郁结,后来反复重读,才理清那是什么情绪——是不甘。不甘于大闹天宫的悟空最终皈依,不甘于他最终成了佛却失了自我。

世人所认可的美好结局在我眼中竟透着无边的悲凉。

在我的想象里,孙悟空应该永远意气风发,永远不惧一切挑战,永远狂笑着自称“俺老孙”,他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般变化,也能领着他的孩儿们摘桃饮泉,他能把天宫闹得鸡犬不宁,也能一心一意伴唐僧左右护他周全,他将一直都是那个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他会一心一意助师傅取得真经,就因他会忠心于救自己的人,但他不会皈依,坚决不会。

就像如来劝他皈依时,他铿锵有力地回道: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只要他答应皈依,从前所犯下的罪行便可一笔勾销,他也不用为曾经的口出狂言付出太大代价,他可以在天庭里享有一个闲职,终日只待人来请他赴宴,也可以回他的花果山去,做自由自在的美猴王,可他没有,他不皈依,他不愿偏安一隅,他既瞧不起弼马温这样的末职,也未必是觊觎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他只是在试着向上冲,想知道自己究竟能冲到哪里,可没有人成全过他,没有人认可过他“齐天大圣”的妄言。

忿怒的众天神群起而攻之,他最终被压在如来的五行山下。他是天地孕育的石猴,他不怕饥餐铁丸渴饮铜汁,他也不惧严寒酷暑,然而五百年来日复一日的孤独寂寞却消磨着他的意志,被救出时他还是那个顽劣不服管教的猴子,被戴上金箍后他也依然傲视一切,可不论是大不如前的法力,还是愈发乖顺的心性,都让人再难寻到他当年豪情万丈的模样了。

他立下战功赫赫,却只有皈依这一下场。这一路走来,说好听些是战胜心魔敛养心性,说难听些便是棱角全无再无狂志。他被封为斗战胜佛,他所斗、所战、所胜,却不仅是一路上所遇妖魔,更是曾经张扬的自己。

我热爱这本书,但孙悟空的结局却始终是我的一个心结,数年来我一直想,孙悟空成了佛之后,他该何去何从呢?他不像唐僧有故土可回,有经文要传;不像八戒身为“净坛使者”,享了个有受用的品职;亦不像白龙马能回归西海寻父。他只身一人从天而降,轰烈十数年,沉寂五百年,又归顺数年,最后封了个无甚大用的名号,看来竟像是虚度了半生。

也许再回花果山去的日子能逍遥自在,可他又怎能甘心?

-

当然,如果悟空的结局不是如此,多年磨砺后依然是顽劣的模样,恐怕要被人说是“死性不改”,这本书也许就不能成为《西游记》了。

然而悟空又何尝不是你我?人初涉世事时,谁不是一样的顽劣,谁不是一样的雄心壮志,谁不是一样的口出狂言?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来,没有五行山,也没有紧箍咒,没有慈悲为怀的唐僧,却有闲言碎语,有万般诱惑,有物质的逼迫和精神的折磨,我们无法在别人的质疑中保持本心,无法在观点的更迭中为自己发声,无法在物欲横流中选择自己所爱,最终妥协,最终向生活皈依,这与悟空的结局又有何不同?

我惟愿自己未来能在生活的洪流中逆流而上,我不求做齐天大圣,不求征服世界,我只想永远不忘记自己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不要在一次次的冲击下被迫皈依,哪怕外表再温顺,内心也永远是“逆子”,就像我想象中悟空该有的结局那样——

“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我不皈依。”

我是齐天大圣,不是斗战胜佛。

仰观浩瀚星辰

------读《三体》有感

高二9班 桂龙汉 指导教师 徐秋发

群星闪耀,尽是向往。星海浩瀚,尽是迷茫。

——题记
我的床头挂着一张《三体》附赠的海报,在二维的行星上是一片广阔而荒凉的土地。天地俱被恒星与尘染成了深重的暗红色,只剩一座混杂着断壁残垣的城市,孤立此间。地上,长烟孤城,天空中,三颗恒星由远及近地压向行星。最近的一颗就悬在眼前,暗红而庞大的身躯横跨天幕,仿佛要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这便是三体人的家园,也是三体故事开始的地方。三体人为了摆脱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利用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科技来逐步占领地球。而人类抓住三体人的思维漏洞反击……但在两个弱小文明的殊死搏斗背后,黑暗的宇宙正初露獠牙……
宇宙真是我们美好的梦想归宿吗?读完此书,便是书中那震撼人心的宇宙观汹涌而至。宇宙到底有没有道德可言?三体所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如同书中“宇宙社会学”所提及的那样,宇宙文明彼此猜疑,彼此防备,而且文明的科技差距有可能“一夜春风”般的缩小,我们曾经经历的数次工业革命就是佐证。于是,文明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只能消灭所发现的弱小文明,并努力的隐藏自己。这一“黑暗森林”法则,看似残酷,却又显得真实。
而我们内心的道德也备受生存的考验,当我们摆脱地心引力,被无边的黑暗吞噬,面对生死抉择时,我们会为了同伴大义凛然,还是为了生存倒戈相向?而变幻莫测的宇宙又是否会让我们迷失在星辰深渊,承受永恒的无助与孤独。
当我们怀揣着幻想与期待,好奇地向宇宙伸出手时,在那无尽黑暗中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犹如当年,美国发射的探索者卫星,带着向宇宙介绍人类的光盘扎进茫茫的黑暗中。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曾反对说:“在一无所知的森林中大喊大叫是危险的”但即使我们蜷缩偏安在这个宇宙的一隅,地球又真的是我们永恒的乐土吗?宇宙天体星罗棋布,这其中是否会有一颗流星,在给予人类无数的童话与美景后将人类砸向灭亡?而我们真的能舍弃千百年的梦想止步于星海之外吗?《三体》以浩瀚想象所体现的思想与价值观吸引我们抬头仰望、思考,思考我们的生活,思考人类的未来。
在那遥远光年外的真假我们尚不得而知,但眼下的生活是真实的。作者刘慈欣以其工程师职业所具有的丰富的物理知识,搭配天马行空的星辰畅想,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宏大的宇宙故事。那片黑暗的苍穹不知是多少人儿时的梦想,而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又使我们对这个梦想亲近而陌生。前路未卜,我为书中人类的命运而紧张;星空虚幻,却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我的内心。也许,这便是《三体》的魅力所在。虽然书中还有过于脸谱化的人物与略显局促狭隘的结尾的问题,但在优秀的阅读体验足之下可谓瑕不掩瑜。
而合上此书,《三体》所折射出中国科幻作品的进步同样让我欣喜。不止于此,中国许多事物都同“蛟龙入海,嫦娥奔月”一道兴旺发展。现实中的人类,如同书中的人类一样,正积极地以智慧书写着自己的未来。
人类,太渺小了。现代科学界都认为宇宙中应该存在着数量相当庞大的生命与文明,人类不过是“仰观宇宙之大”的一员。而三体对宇宙畅想的一小步,有可能是未来人类的一大步。这促使我们去想,去做去,珍惜当下的幸福,去热爱深邃的未来。这使我想起曾听过的一段话:
“当我们向宇宙伸出双臂,就会发现,渺小如我们,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蜉蝣人生

——读《活着》有感

高二8班 黄嘉瑶 指导老师 谷小艳

《活着》是作家余华所作,其细腻的笔触将一个时代的悲剧血淋淋地铺呈,却又将生命的深度和活着的哲理娓娓道来。其意义之不朽,叫人读完唏嘘不已。

小说主人公福贵自少时败光家产,再被抓壮丁参军,历经生死劫难后回家,之后接连经历了家人的死亡,最终孑然一身,晚年与一老牛相伴。多舛的命运下,他最终挣脱开生活的窠臼,在暮年依然坚定的活着,走向了永恒。

世事无常,在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平凡的人像是历史长河上的浮萍,命运不由自己掌握。他从一个没落地主家的纨绔少爷,最终穷困潦倒,家人先后以猝不及防的方式逝去,人生之多艰,俯拾皆是。但他最终却对这个世界怀有同样如初的友好,他为自己买了那头即将待宰的老牛,宁肯付出注定吃亏的价钱。他为自己准备好了后事,以一种洒脱豁然的心态从容地讲述着自己悲惨的一生,并将坦然迎接着自己生命的终止。你会不由自主的感动于他的韧性,这种韧性来自于生命的广博,而这种广博却又诞生于个体所经受的苦难。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我想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时候,如福贵一般,温情地回溯自己参差百态的人生,在回忆中,他们也定会思考,少时所立的志向,成长后所想往的欲望;曾经欠下的恩情、坐下的罪过,曾经深爱过的人们——死的或是没死的……这一生,或是浑浑噩噩,或是上进踏实,或是投机取巧过,或是辛苦恣睢……噫,这匆匆一生,为何而活着?金钱名利、亲人朋友?想来不是。人生的夕阳染红了天空,烟云氤氤氲氲,该上路了,那些铭记于心的往事,细细想来,他才有“人生有味是清欢”之感。哦,活着……

在根本上,也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无名的孤单。命运注定了许多重要的人或事终将要离开我们,注定了我们终将历经坎坷而走向死亡。“我们生活在这无常中且不自已”,人们深知,人在命运面前是何等渺小,我们终会被命运逼到如此,他永远是要你在饱受苦难后才见曙光,在曙光乍现后又要你再受打击。尘世的牵挂令我们无法畅快,却正是尘世的牵挂使你在活着中坚定不移地走向永恒。但看似是这些牵挂使我们活着,那他人他物的观念行为便是我们命运的主宰吗?自是不可等同的。对命运无常的控诉都是徒劳。我们恰如会思想的木偶,在时间编织的网上交错行走,命运看不见你行走的长短,在应到之时,将你牵回终点,在时间硕大无朋的网上结成渺小的茧,既是如此,人是被命运所掌控,那活着是为何呢?福贵的一生仿佛给与我们以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初临人世,我们便凭一客之身在这世间寻求活路,于是从生至死自是无一人永恒相伴,人便在这有限的生命里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固是重大、不可名状,但活着本就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恰如我们人本就是单一的个体,单一的走向终点一般。巨大的足以令人窒息的痛苦与福贵晚年踏实无怨、淳朴温暖的淡然,其反差程度恰如命运之伟大与人类之渺小一般,也恰似生命意义的庞大与活着本身的单纯一样,不需要任何悲怆与深刻,生命本就是孤独的状态,没有幸福或是不幸的,需要的仅是忍受罢了,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从生命最朴实的芬芳到它沉重果实的韵味,对这些情节你都应细细地去理解、品味,以及在回忆中亲切的认识,从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更为单纯地去思考活着的意义,便会更为幸福地走向归途。

活着,是一个单纯的事情,就像春天到了,大地便慢慢叫他复苏。我愿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体验苦乐,细煮平庸,如福贵一般,孤独从容地走向永恒。 吾本蜉蝣,若单纯而活,可归矣。

浅谈《围城》

高二12唐滢婷指导老师:戴娇娜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但我想,钱钟书先生是在这城中过得顶安稳的一人了吧——从初次见面的“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到晚年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结婚后,钱先生与杨绛先生便在城中安家落户,在“人生客栈”中看欢乐与悲伤往来,他们的一生,从未想过出城。

想出城的是方鸿渐,是苏文纨,是千千万的因冲动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轻率结婚的少男少女们。

在城外,他们不住脚地徘徊,试探地张望,踮起脚想要看一看着城里的风景。但入了城后,他们却又想念城外自由不羁的生活,他们厌倦了城中景色,怨恨当时的自己为何要如此轻率入城——逃离着城成为他们后半生的念想。

对于方鸿渐和孙柔嘉的这段早夭的爱情,我是痛心的,甚至于痛恨。我讨厌方鸿渐的见异思迁,讨厌他的优柔寡断和冲动,可另一方面我又同情他,同情他被孙柔嘉骗得他睡进了婚姻的坟墓,同情他因为误会而不得追求到唐晓芙,同情他被同事误会嘲笑;我也厌恶孙柔嘉的心计,厌恶她的矫揉造作,但我亦同情她无知,也佩服她坚韧。方鸿渐和孙柔嘉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他们不应该携手迈进婚姻殿堂,他们都应该坦然的去追求自己原应该有的幸福。

对于赵辛楣这个人,我倒是欣赏的。其实起初看着他因误会方鸿渐与苏文纨而暗地里作梗时,我还挺鄙视他的为人,但同时又觉得他可爱——白白地为着一个不爱自己却利用自己的青梅竹马和方鸿渐闹不愉快,直到最后才明白自己误会。但越到后面,越觉得这个人有意思,在误会解开后,他主动地和方鸿渐要好,而且也足够果断,真真与方鸿渐的无能形成对比,而且还讲义气,在方鸿渐与孙柔嘉要结婚时,他积极地尽他所能帮着忙。他对于爱情,应该是最专注的了,他喜欢了二十几年的苏文纨,何曾没有机会爱上别人,但他选择了忠诚于自己的心,我也因为这点而格外欣赏他。

至于苏文纨,我是十分厌恶的——她太孤芳自赏了。她面对不爱她的方鸿渐是千方百计的勾搭,而且做作地看着赵辛楣和方鸿渐为争夺自己而闹变扭——她在假心假意地做人,内心无比地虚荣又高傲。但可恨之人亦又可怜之处——她被方鸿渐抛弃了,她终于明白自己不过自作多情了,于是她匆忙地拉着曹元朗走入婚姻的城,也许她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但也无法后悔了,对外,她还是得高傲地活着。她带着假面在过生活,逐渐地,假面也就成了她真正的面目,她的一生注定要走得累。

真正让我敬佩的是唐晓芙,她虽然也工于心计,但她率真,她勇于追求,她正如《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追求爱情但也不忘原则。她和方鸿渐,本应该在一起的,也许他们结合后亦能像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一样幸福,但他们终究还是错过了彼此。

其他人物也在钱钟书先生的笔下活了——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骨子里守旧的董斜川、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这城就像一个小世界,世间一切的美丑都一一对应着,在钱先生的笔下,他们忙碌地虚伪地生活着,像极了现实世界的我们每一个人。

《围城》这本书可以将人物塑造得如此形象,将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最大应得益于钱先生的妙喻。《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例如钱先生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正正把李梅亭的丑恶嘴脸描绘的淋漓尽致;还有“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个比喻不是将缺点的特点比喻得很贴切吗?再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等等诸如此类的比喻,妙语连珠,深入脑海,使人不仅记住这些佳句,更记住了这些佳句所叙述的人、事,以及这些人、事背后的深刻而广袤的隐喻。

读罢《围城》,自己也无法顷刻从这城中走出来,似乎这城有股什么力量使我不得逃脱。

拥有未必幸福

——《香水》读后感

高二8颜智瑶指导老师谷小艳

人们对于热衷的事物总会心存执念,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它。——然而,梦想成真之日,真有如想象中的欣喜若狂么?

拥有未必幸福。这便是《香水》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

18世纪的巴黎是“恶臭之都”。在全年最热的一天,主角格雷诺耶生于巴黎最臭市区中的一个臭鱼摊。他是未婚母亲的第五胎,被残忍地抛弃在腐烂的鱼内脏中。路过的人们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并把他冷血的母亲送上了绞刑架。后来他历经福利院、皮革铺、香水店、荒山,最终来到香水之都格拉斯当伙计。他天生异能,嗅觉异常灵敏,对于保存各种香气近乎痴迷。遗憾的是,他自己没有任何味道。他在格拉斯期间,不择手段杀害了二十五名少女,只为了取他们的体香制成世界上最完美的香水。他被逮捕之时,他以体香精心调配的香水也恰恰完成。上刑场时,他仅用了一滴香水,就让全城的人为之癫狂,被当做“全能的芳香上帝”。此时的他,几乎拥有了一切,却意识到香水的气味终究不是属于他的。最后,他回到了肮脏恶臭的巴黎,将整瓶香水倒在自己的头上。疯狂的人们分食了他——依然是这年最热的一天。

这是一部颇具创新意义的小说,情节的设置无时无刻不在冲击我的认知观。

首先是“女主角”的设定以及那瓶带有玄幻色彩的香水。小说中,格雷诺耶在皮革店时,被一位少女迷人的体香所吸引,却失手闷死了她。感受着香气渐渐消散却无法保存,他非常痛苦。“女主角”一出场就死亡了,然而她独特的体香却永远留在了格雷诺耶的脑海里,成为了他去香水店当学徒、杀害少女制作香水的动力。小说对香水制作的流程阐释非常清晰。格雷诺耶在香水店研究如何保存气味时表现出病态的执着——为了尝试保留活物的气息,他竟然将店主的猫丢进蒸馏机——已经为下文做了铺垫。少女象征着纯洁、美和爱,而这样的美好却被格雷诺耶无情地采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为了存有美不惜破坏甚至毁灭它原本的模样,便是丧心病狂的表现了。格雷诺耶的童年太过于阴暗,因而他的的梦想是“让别人爱自己”,拥有完美香水的那一刻,人们对他表现的热情却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他憎恨这个丑陋的世界!他希望能从世人那里得到对等的恨,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于是,他对这个变形的、虚伪的世界彻底绝望了。他拥有了他所渴望的,却不幸福。他的心理已经扭曲,而世界只会为正义开放。因此,能带来幸福的拥有,必须是正能量的。

其次,是他可怕的嗅觉能力。他自小孤僻,又三番五次被福利院的孤儿们捉弄,唯一的消遣便是呼吸感受自然中的各种气味。他能从空气中准确分辨出不同物体的不同气息。公正的上帝没有赐予这个嗅觉奇人任何属于自己的气息!他拥有禀异的天赋,也恰恰是这项天赋,使他对气味的迷恋走火入魔,对自己的不完整恼怒不已,从而走上杀人制香的不归路。有人调侃道:“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是因为关上了另一扇窗。”人无完人,拥有独特的长处未必幸福。何必拘泥于先天缺陷而一味弥补?何不把长处用于造福大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把个人的拥有拓展为集体所得,才可取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是他自杀式的死亡。他可以凭借二十五个少女生命换取的、改变世人心智的香水走遍天下,使天下人都对他臣服,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他回到了他的故乡——恶臭之都巴黎,天神般睥睨众生,将人们尔虞我诈、贪婪无耻的行为尽收眼底。他想要毁灭这个空虚的自己,他想要改变这个冷漠的社会。他把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从头顶尽情洒下,形形色色的人们都为他所蛊惑,“爱”的情愫在心底爆发,潮水般涌向他,撕扯他的衣物、啃噬他的骨肉……所谓美好,就是要暴力占有!格雷诺耶从世界上消失了,心满意足的人们“表现出一种童话般的、柔和的幸福光辉”,渐渐散去……这样的残暴,却借爱之名,如何不讽刺!人们拥有了眼前的幻象,欢欣片刻,记忆逐渐消失;孰不知,再圣洁的香水,也无法洗涤肮脏的灵魂。唯有源于心灵深处的感知,方能带来真正的满足。

这是一部“有味道”的小说,对气味的刻画入木三分。巴黎的恶臭,格拉斯的馥郁;商贾的咸腥,少女的芬芳……处处描写,处处对比,鲜明而讽刺。虽气味各异,然而每个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自以为拥有了,然而往往是所谓的“拥有”,毁灭了自我。如贪财转卖孩子的加拉尔夫人,利用他人天赋营利的香料商巴尔迪尼,都落得可悲的下场!

文中写道:“上帝创造美好和艰难的时光,但是他的意图不是要我们在艰难的时光里悲叹诉苦,而是要我们像男子汉一样经受考验。”我们拥有足够的时光和精力,幸福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已拥有的。

拥有未必幸福。读过《香水》,才会知晓:正能量的目标,为集体的精神,能感知的心灵,方能将“已拥有”转换为“幸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