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做学生阅读的摆渡人 |
朱华华 |
语文月刊 |
201703 |
1 |
|
须有课程意识 |
袁向萍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1 |
|
语文教学请学会放下“三权” |
吴春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1 |
|
闲里卧读幽梦影 |
魏润身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卷首语 |
理论研究 |
因境定教初探 |
孔凡成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4 |
|
诗词表达方式教学探微 |
任遂虎 |
|
201703 |
8 |
|
教学个性与语文课程 |
刘祥 |
|
201703 |
12 |
|
批判性思维的隐性考查:姿态与技能 |
蒋远桥 |
|
201703 |
15 |
|
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策略选择——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
张豪 |
|
201703 |
17 |
|
语文课优质高效之“六要” |
苏朝栋 |
|
201703 |
21 |
|
高中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
杨大忠 |
|
201703 |
23 |
|
蔺相如仅仅是汲汲于功名吗?——与余党绪老师商榷 |
李新 |
|
201703 |
28 |
|
课堂教学应当讲求教学智慧 |
褚树荣,剑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4 |
|
互联网时代的汉字与汉字书写 |
陈龙海 |
|
201703 |
12 |
|
核心素养导向的鲁迅作品教学 |
姜峰 |
|
201703 |
19 |
|
速读教学策略探究 |
杨梅 |
|
201703 |
57 |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思维训练 |
郭列峰 |
|
201703 |
62 |
|
以链接材料为杖藜 于字里行间潜行 |
章卫良 |
|
201703 |
65 |
|
激扬文本感染力的向度与路径 |
顾金光 |
|
201703 |
69 |
|
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
毛念领,庞培刚 |
201703 |
78 |
|
优化课文组合,重构单元教学 |
金复耕 |
|
201703 |
83 |
|
中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必选动作 |
顾娟,董旭舞 |
201703 |
86 |
|
长文短教,如何选准教学“切入点” |
陈新才 |
|
201703 |
89 |
|
小说教学:遇见未曾遇见的风景 |
杨琦晖 |
|
201703 |
96 |
|
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 |
柳剑 |
|
201703 |
100 |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何先进 |
|
201703 |
104 |
|
中学语文教材中士形象的鉴赏评价策略 |
胡静 |
|
201703 |
124 |
|
古诗教学中的问题摭谈 |
徐拥军 |
|
201703 |
155 |
|
科学审视课题研究的独到性——关于中小学课题研究的实践性思考 |
齐月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4 |
|
一材多用:图文转换题中的语文综合素养培育 |
孙立 |
|
201703 |
7 |
|
自发·自觉·自成——略谈语文思维的三个层面 |
舒兴庆 |
|
201703 |
15 |
|
微探究教学与高品质语文教学追求 |
刘宏业 |
|
201703 |
19 |
|
把语文批判性思维教育引向深入 |
李军 |
|
201703 |
22 |
|
尊重“学习共同体”的经验、选择与认同 |
张一山 |
|
201703 |
24 |
|
例谈基于课堂生成的微教学策略 |
唐红松 |
|
201703 |
28 |
|
课堂上学生亦可做老师 |
陈桂华 |
|
201703 |
30 |
|
诗歌教学:出入印象与语言之间 |
顾小敏 |
|
201703 |
39 |
|
学习任务群: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4 |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 |
徐鹏 |
|
201703 |
4 |
|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 |
郑桂华 |
|
201703 |
9 |
|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问题 |
王云峰 |
|
201703 |
12 |
|
怎样搞好教学设计 |
宁鸿彬 |
|
201703 |
16 |
|
捕捉关键词,探求语用生长点——以《种树郭橐驼传》为例 |
刘生权 |
|
201703 |
22 |
|
教学之动: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王旭彤 |
|
201703 |
26 |
|
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 |
赵福楼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703 |
3 |
|
关联推论:文本解读中的猜测与印证——基于关联理论的文本解读 |
荣维东,屈保川 |
201703 |
7 |
课堂教学 |
文化教学的边界——兼谈我在台湾的那节课 |
胡兴桥 |
语文月刊 |
201703 |
55 |
|
《想北平》的结尾老舍为何要落泪 |
任佳怡 |
|
201703 |
70 |
|
展尽芭蕉数尺心——从芭蕉文化看红楼人物 |
刘楷 |
|
201703 |
72 |
|
“叶公”为何称之为“公” |
孙慧丽 |
|
201703 |
75 |
|
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 |
关志敏,蒋丹丹 |
201703 |
79 |
|
试论曹文轩《孤独之旅》的散文化 |
曾务芬 |
|
201703 |
81 |
|
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一点杂想 |
何霭茜 |
|
201703 |
85 |
|
《赤壁赋》教学思路 |
程翔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32 |
|
以学为本,“活动”引路——《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及点评 |
郑可菜,位世英 |
201703 |
36 |
|
整本书阅读设计理念和操作策略——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为例 |
彭玉华 |
|
201703 |
40 |
|
诗风浩荡,文气堂堂——曹勇军老师《将进酒》听课札记 |
徐先挺 |
|
201703 |
44 |
|
何不从六个反问句入手——《归去来兮辞(并序)》微探究教学 |
王丽皓 |
|
201703 |
46 |
|
避免遗漏,检测误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维结构图探究 |
覃永恒 |
|
201703 |
47 |
|
品咂诗味:诗词教学的重要指向 |
徐松 |
|
201703 |
51 |
|
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跟鲁迅学说话 |
郝向阳 |
|
201703 |
53 |
|
七次对话,次次“有资于治道”——《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对话解读 |
刘可翔 |
|
201703 |
54 |
|
《林黛玉进贾府》课本诗二首 |
王玉强,刘小芳 |
201703 |
56 |
|
以微维度对话视角审读《孔乙己》文本深蕴 |
冷永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31 |
|
对当前散文教学的反思 |
杨虹 |
|
201703 |
35 |
|
从文学创作动机解读《祝福》的主题 |
张文俊,胡志宏 |
201703 |
38 |
|
还原先验,巧辨雌雄 |
费毅诚 |
|
201703 |
41 |
|
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比原著少了什么 |
张文浩 |
|
201703 |
43 |
|
《范进中举》中胡屠户人物形象分析 |
蒋金涛 |
|
201703 |
46 |
|
《皇帝的新装》教学手记 |
丁卫军 |
|
201703 |
73 |
|
教《获得教养的途径》不能绕开行文逻辑 |
张志强 |
|
201703 |
91 |
|
《杜甫晚年悲歌联读》课例赏鉴 |
余映潮,毛永秀 |
201703 |
133 |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札记 |
张敏 |
|
201703 |
139 |
|
以“三重文本重构”还原真实丰满的屈原 |
赵海亮 |
|
201703 |
147 |
|
以批判性思维设计《秋水》(节选)教学 |
董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33 |
|
“主义”:《拿来主义》思路解读的钥匙 |
何元俭 |
|
201703 |
36 |
|
文本解读:重在“文章是怎样写的” |
王鹏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30 |
|
《号嘴杨巴》教学实录 |
曹茂昌 |
|
201703 |
30 |
|
诸葛亮《诫子书》通解 |
王俊鸣 |
|
201703 |
48 |
|
我有柔情忘不了——《苏州园林》原是“文艺写作” |
张正耀 |
|
201703 |
51 |
|
《记念刘和珍君》中陈西滢的形象辨正 |
孙肇斌 |
|
201703 |
56 |
|
路在何方:《雨霖铃》深层意蕴解读 |
楚爱华,孙玉娟 |
201703 |
60 |
|
《梵天寺木塔》教学设计 |
曾艳娟 |
|
201703 |
63 |
|
在文本语境中指导语文学习 |
卢军良 |
|
201703 |
64 |
|
找准文言文的教学价值点 |
徐飞 |
|
201703 |
65 |
|
柔而有骨皆缘情——《苏幕遮》教学设计 |
周瑜 |
|
201703 |
67 |
|
感受《苏幕遮》语言之美 探索“柔而有骨”独特风韵 |
夏宇 |
|
201703 |
69 |
|
可否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
张克中 |
|
201703 |
69 |
|
不因人文语言,要因语言悟人文——“咬文嚼字”式教学的探索 |
邱怜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703 |
31 |
|
借助《史记》名篇培养辩证思维 |
赵清芳,张丽媛 |
201703 |
51 |
阅读写作 |
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 |
李弗不 |
语文月刊 |
201703 |
4 |
|
高考时事评论类作文如何写得深刻? |
焦文林 |
|
201703 |
11 |
|
“深刻”离学生有多远——议论文训练要基于学生实际 |
范丙军 |
|
201703 |
14 |
|
材料作文“神标语”范文点评 |
盖英俊 |
|
201703 |
32 |
|
文化风俗类系列作文写作导练 |
韩延明 |
|
201703 |
37 |
|
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省思 |
候桂新 |
|
201703 |
44 |
|
记叙文教学的前世今生 |
倪岗,朱正文 |
201703 |
48 |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需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
尹昭 |
|
201703 |
51 |
|
基于召唤结构理论的语文阅读课堂探究 |
潘莉 |
|
201703 |
57 |
|
读者意识在写作中的价值 |
陶波 |
|
201703 |
60 |
|
水到渠成,思深精彩生——例谈教师深读文本之法 |
陈青 |
|
201703 |
63 |
|
“世界咖啡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聂勇 |
|
201703 |
67 |
|
新课程作文教学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
王世发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57 |
|
作文功夫在“作文”之外——作文训练当从培养“认知世界和理解社会的能力”入手 |
费明富 |
|
201703 |
60 |
|
中小学写作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 |
尹忠泽,范晓媛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26 |
|
课程视角:义务教育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尴尬和出路 |
贾龙弟 |
|
201703 |
107 |
|
让写作迁移发生 |
吕新平 |
|
201703 |
114 |
|
略论古代诗词给记叙文写作的启示 |
方明 |
|
201703 |
118 |
|
活学活用古诗文的微写作探索 |
于贵红 |
|
201703 |
120 |
|
基于阅读的开放性写作案例思考 |
黄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11 |
|
对族人深层心理情感的审判——论《丹柯》的文本内涵 |
陈鲁峰,李永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54 |
|
互相映衬 进退有度——《渔父》中形象意义的解读视角 |
崔红伟 |
|
201703 |
56 |
|
关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叙述视角的思考 |
黄昌前 |
|
201703 |
58 |
|
小说阅读教学何以“千篇一律” |
路晶 |
|
201703 |
60 |
|
传统阅读课堂结构的突围 |
赵开新,袁仕伦 |
201703 |
63 |
|
“活动写作”的学与教 |
林健 |
|
201703 |
65 |
|
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 |
邓超 |
|
201703 |
69 |
|
多元解读与病文升格——以新材料作文“小爬山虎的故事”导写为例 |
胡辉学 |
|
201703 |
71 |
|
复杂记叙文写作:困境与对策 |
沈建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36 |
|
品析典型范文 炼制章法知识 |
余映潮 |
|
201703 |
36 |
|
从经典中汲取写好议论文的智慧——以苏洵《六国论》为例 |
冯为民 |
|
201703 |
42 |
|
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 |
徐鹏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703 |
12 |
|
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阅读” |
张小兵,倪峰 |
201703 |
15 |
|
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 |
李煜晖 |
|
201703 |
20 |
|
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 |
李卫东 |
|
201703 |
22 |
|
思辨性阅读:在事实、逻辑与清理的纠结中突围——《沙威,沙威》的教学及反思 |
余党绪 |
|
201703 |
25 |
|
观点摘编 |
|
|
201703 |
30 |
|
相关题录 |
|
|
201703 |
30 |
|
范式·类题·建构——作文教学应确立的三种意识 |
张春华 |
|
201703 |
34 |
|
改进教师在阅读课堂提问中的反馈:增加数量、提升质量 |
祝新华 |
|
201703 |
38 |
|
论缩略语规范化及缩略语教学 |
林惠生 |
|
201703 |
45 |
|
“为我而写”:高中生写作动力探寻 |
黄华伟 |
|
201703 |
48 |
试题研究 |
高分论述文的论证结构例说 |
江雪,江海 |
语文月刊 |
201703 |
18 |
|
议论文段落步骤的写作思维培养 |
李家良,李清 |
201703 |
21 |
|
借鉴“学习金字塔”,获取古诗鉴赏的“密码”——以“表达技巧”考点复习为例 |
董新明 |
|
201703 |
25 |
|
探究命题规律,感悟答题思路——小说文本“标题”答题探究 |
高海燕 |
|
201703 |
29 |
|
2017版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之解读六条 |
吕贻晓,刘洪昌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63 |
|
高考古诗文默写缘何歉收 |
付绍清 |
|
201703 |
66 |
|
拨开“浮云”,探明“真相”——2017年南京高三一模作文题审题与材料选择反思 |
陈洪仁 |
|
201703 |
68 |
|
论述类文本阅读错项设置探微 |
武国屏 |
|
201703 |
70 |
|
象、境、意的精微品鉴——高考古诗“晚唐巧句”的启示 |
凌志,陈淮高 |
201703 |
71 |
|
阅读离不开“整体意识” |
朱海丰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152 |
|
“新高考”背景下论述类文本试题的命制策略 |
熊纪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42 |
|
多一道理性的眼光 |
汪啸波 |
|
201703 |
46 |
|
“新高考”模式下作文教学初探 |
宋永刚 |
|
201703 |
48 |
|
文学类文本景物描写作用题解题指要 |
埔培根 |
|
201703 |
74 |
|
敲开“微写作”之门 |
陈智峰,徐婵璐 |
201703 |
76 |
|
“事理”与“情理”——简析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的变化 |
贾建英 |
|
201703 |
79 |
|
课标卷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命题特点和解题方略 |
邹春盛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71 |
|
古诗词复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李东方 |
|
201703 |
75 |
|
“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语文考生水平评价中的表现 |
林峥等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703 |
54 |
|
高考怎样考查语文知识? |
王白云 |
|
201703 |
60 |
资料参考 |
多种手法,叙事绘人——汪曾祺散文《仁慧》赏析 |
孟迎新 |
语文月刊 |
201703 |
87 |
|
寸草春晖两依依——读蒋世铨《岁暮到家》 |
童县城 |
|
201703 |
90 |
|
“笑纳”是谦词 使用莫随意 |
唐功杰 |
|
201703 |
92 |
|
“曼曼”“漫漫”及“漫道” |
陈继民 |
|
201703 |
93 |
|
她是不是惠若琪的妹妹? |
邵建新 |
|
201703 |
17 |
|
“萍水相逢”不能带宾语 |
胡礼湘 |
|
201703 |
20 |
|
是“坐堂就诊”,还是“坐诊”? |
陈文奎 |
|
201703 |
28 |
|
也说“脖子以下全是腿” |
李可钦 |
|
201703 |
28 |
|
莫名其妙的“绿化率” |
夏传寿 |
|
201703 |
54 |
|
佛印是“坐”着的吗? |
叶乃初 |
|
201703 |
62 |
|
是“大事渲染”,非“大肆渲染” |
胥善东 |
|
201703 |
66 |
|
“一席话”本作“一夕话” |
李福唐 |
|
201703 |
69 |
|
“发纫”应为“发轫” |
陈千里 |
|
201703 |
69 |
|
别小看标点 |
李红超 |
|
201703 |
78 |
|
岂可自称“兄台” |
杨昌俊 |
|
201703 |
80 |
|
“百科百度”错编“私淑弟子” |
夏松平,夏荷 |
201703 |
94 |
|
“鬼蜮”还是“鬼域” |
陈恒舒 |
|
201703 |
96 |
|
语文教育的祛魅、返魅与增魅——读张悦老师《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 |
程载国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78 |
|
《荷塘月色》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
许迪文 |
|
201703 |
79 |
|
千教万学读为先 |
修国富 |
|
201703 |
80 |
|
最早两套中学白话国文教科书 |
李斌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49 |
|
三百多年前的那场相遇不和谐吗 |
刘佳维 |
|
201703 |
129 |
|
《湘夫人》中的“麋鹿”“蛟龙”“九嶷”作何解 |
王贤斌 |
|
201703 |
159 |
|
唐代的“释褐诗”和“身、言、书、判” |
赵志伟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85 |
|
“语文品质”笔记 |
王尚文 |
|
201703 |
88 |
教研有得 |
生本理念下语文教师话语权探析 |
王焕娣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74 |
|
是儒家的悲歌,还是道家的智慧?——记《渔父》的一次集体备课 |
袁夫石,葛周青 |
201703 |
76 |
|
不惧失败,敢于质疑 |
唐健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703 |
157 |
|
先结网 后捕鱼——高中语文拓展型微课系列化思考 |
陈怡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03 |
51 |
|
基于学生 着眼发展——苏州十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徐思源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45 |
|
跋涉,为着语文教育的梦想 |
刘忠 |
|
201703 |
79 |
|
“只争朝夕”与“淡静致远” |
严华银 |
|
201703 |
81 |
|
初中语文女性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初探 |
袁爱国 |
|
201703 |
82 |
资讯 |
中华第24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启事 |
|
中学语文教学 |
201703 |
25 |
|
东吴讲堂·语文课程改革高峰论坛 |
|
|
201703 |
35 |
|
索引 |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201703 |
64 |
视窗 |
让小说人物给总统候选人投票——美国防学见闻录之二 |
曹勇军 |
语文教学通讯 |
201703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