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美术>>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经营画面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8日

教学目标

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以及摄像机上常用键的功能;观看镜头里的画面,体会画面与平常所见场景的不同视觉感受;通过欣赏镜头画面,了解基本的画面构成原则,学会处理主体与陪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影片中的光线、色彩的运用,让学生关注到影片情节以外的东西。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设置了两项学习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前面的“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了解了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后,亲身感受摄像机的性能,试着用它来拍摄某个场景。此活动侧重于尝试性的体验。在拍摄完后,通过交流与互评,试着用摄像术语来评论拍摄效果。第二个活动则是此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拍摄时考虑技术含量更高的因素,同一组静物,利用不同的构图、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色彩氛围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体验,看如何将静态的东西拍得更富生气与变化。
两个活动都重在强调学生自己动手拍摄,自己感受摄像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对影片的审美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的重点是镜头里画面效果的处理。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摄像机;接着分析镜头画面,让学生掌握摄像里的基本术语与基本原则,可以边讲解边演示镜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拿起摄像机感受镜头画面;然后分析画面中其他的元素:光线与色彩,这是摄像时必不可少的既能增强画面感又能推动情节发展的两个很重要的元素,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摄影或色彩学来讲授。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动手感受摄像,综合考虑种种元素拍摄一段素材。

教学材料分析

摄像艺术已越来越接近平常人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一门人人都能进行简单操作的艺术形式。教材开始部分的文字就是拉近摄像艺术与学生的距离。首先,了解什么是摄像艺术。摄像艺术须掌握必要的技术设备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进行。它以光学镜头、摄像机和胶片为主要工具和材料,经过曝光、洗印、放映等主要工艺过程,在银幕上呈现为一系列活动的影像。这个影像系列,可以再现对象的主体形态、轮廓形式、表面结构、空间透视、色彩层次、运动速度和节奏,具有四维(长、宽、高、时间)的特性。其次,根据教参第68页的图片讲解摄像机的构造与功能。

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都是摄像艺术的入门知识。第一部分是此单元课的重点,主要是将镜头里的画面定格,来具体分析拍摄距离、画面中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画面中的环境、人物的摄像构图原则、画面中的地平线、画框外空间的表现(即与下个镜头的转接)和主体运动时画面的处理等七个知识点。而且都配有相关的“思考与交流”,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后,能马上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影片的欣赏中,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首先要确定摄像中画面的概念,画面是电影最小的构成单位、映现于银幕上的活动视像、一幅幅电影摄像的构图。摄像是运动的艺术,它的构图不同于绘画、照相的构图,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变化的。但在一定时间内,拍摄对象又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这就构成了摄像中的画面。

接下来是此部分的第一个知识点——摄像中的景别, 景别是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景别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远景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还宜于表现规模浩大的人物活动,如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人如潮涌的游行示威,千军万马的对阵厮杀等。全景是摄像机摄取人像全身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全景具有较广阔的空间,既能展示出比较完整的场景,又可使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相互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运用得好,常能取到特有的艺术效果。中景是影片中只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是影片镜头中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中景的视距比近景远一些,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既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又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由于取景范围比近景宽广,能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它在展示人物关系上尤显便利,演员也不会因为空间窄小而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中景在影片中,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动作路线的场合。其运用得当,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清清楚楚,揭示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不同性格。近景是影片中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近景有时也摄取景物的某一部分。近景的视距比特写稍远,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又称为中近景。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动和面部表情占据画面显著位置,成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影片中,为了强调人物表情和重要动作,常运用近景或中近景。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即视距近,视觉效果鲜明、强烈,可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特写是拍摄人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它是视距最近的镜头。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由于视距短,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放大,因此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教材第40页的三张图片分别是全景、中景以及特写镜头的范例,教师可将全景与远景、近景与特写进行比较讲解。

教材第41页有两个知识点——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以及画面中的环境。主体是画面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画面的结构中心。一般说主体作为内容中心、结构中心,在画面上是统一在一起的。即九宫格交点处,便于照应前后左右关系,深化主体内涵。陪体是相对主体而言的,是辅助主体表现主题内容的对象。如“红花绿叶”红花是主体,绿叶是陪体。《公主日记》的剧照是张典型的画面黄金分割构图,即将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好处于画面的1/3处。《我的父亲母亲》的剧照则是主体与陪体关系处理的最普通的手法,主体人物正面出镜,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陪体侧面出镜,仅占小部分位置;主体在前,陪体在后。画面中的环境根据环境离镜头的远近划分出后景与前景,统称为背景。背景是人们生活或一事件发生发展的一定时代和环境的统称。影片中的背景,主要通过各种镜头对具体环境、景物的描写反映出来,包括运用造型、光影、色彩等设计。通过背景人物和动作,运用背景音乐音响,可以增强影片的时代气氛和地域特色,为烘托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思想服务。在影片的某一镜头,特别是景深镜头中,离观众视点较近的,称为前景;位于画面深处、离观众视点较远的人与景物,称为后景。前景和后景的设置和变化,便于拍摄时的场面调度。在一般情况下,景深越大、前后景之间的距离越远,画面的纵深感就越强,越能增加影片中生活环境的多层次和整体感。教材第41页右下三幅图则是画面中环境表现的范例,《英雄》剧照体现的是后景的作用,《公主日记》剧照是前景的作用,而《一个都不能少》则是后景与背景同时存在时起的作用。《我的兄弟姐妹》剧照则是构图时的一个小技巧,摄像是动态的,要为主体人物的运动预留一定的运动空间。

第四个知识点是人物的摄像构图原则,即留出头顶空间与视线空间。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的头顶留太多空间,否则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所要留下的空间——视线空间,应大于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在拍摄时应留意将“多余空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五个知识点是画面外空间的表现,让某一角色向银幕外的方向观望,即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摄像是动态的拍摄,它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因此,有时候某个画面会留下一些悬念,让观者去猜测,去想像画面外的场景,也就是下一个画面的内容。这种画面的处理是多样的,可以根据主体的眼光、手势或是语言来表现。教材第42页的《公主日记》和《DV习作》的剧照都是这个知识点的范例。

第六个知识点是画面中的地平线。《蓝色星球》的剧照是典型的地平线处理效果,特点有二:一是地平线维持原状与画面平行,二是地平线没处在画面的1/2处,这是处理地平线时应该注意的两个原则。《时差七小时》的剧照则是地平线处理的特例,这样可以带来另外一种新奇的感受。“思考与交流”也是结合这个知识点展开的。

这个部分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是运动主体的拍摄。拍摄运动的主体,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为运动的主体预留运动空间,如教材第43页的《英雄》剧照;另一种则是跟随运动的主体进行拍摄,使其一直处于画面的适当位置,如《微观世界》的三张剧照。《指环王》剧照则是运动拍摄中的一个小技巧。起幅与落幅是摄像技术中的专业术语,也是需要掌握的关键摄像技巧之一。起幅是运动镜头开始的场面。要求构图讲究,有适当的长度。一般有表演的场面应使观众能看清人物动作,无表演的场面应使观众能看清景色。具体长度可根据情节内容或创作意图而定。由固定画面转为移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落幅是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要求由移动转为固定画面时能平稳、自然,尤其重要的是准确,即能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位置停稳画面。有表演的场面要按照人物动作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地停稳画面,当画面停稳之后要有适当的长度使表演告一段落。落幅的画面构图要精确,但在特殊条件下,运动镜头之间相连接时,画面也可不停稳,采用动接动的衔接方法。

第二部分是镜头里光线,光线是摄像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利器。在这一部分有三个知识点,即光线的三个要素:强度、方向和色调。

1.光的强度是光线的强弱程度,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都有一定的强度。强光通常是由强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所造成的,当然较弱的光源通过集聚,光线也可以形成很强的光束。强而直接的光会造成明显的阴影,并且清楚地呈现出物体的轮廓,所以常用来勾勒物体轮廓;强光也可增加被拍摄主体的明暗对比,以强调物体表面的纹理、不同色彩或色调之间的反差。弱而散的光可以减弱被拍摄主体的明暗对比,使物体表面看来平滑细致。

2.光的方向: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顺光:是摄像机与光源在同一方向上,正对着被摄主体,使其朝向摄像机镜头的面容易得到足够的光线,可以使拍摄物体更加清晰。根据光线的角度不同,顺光又可分为正顺光和侧顺光两种。正顺光就是顺着摄像机镜头的方向直接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侧顺光就是光线从摄像机的左边或右边侧面射向被摄主体。

逆光:是摄像机对着而被摄主体背着光源而产生的受光效果。在强烈的逆光下拍摄出来的影像,主体容易形成剪影状:主体发暗而其周围明亮,被摄主体的轮廓线条表现得尤为突出。

侧光:是光源在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形成的直线的侧面,从侧方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此时被摄主体正面一半受光线的照射,影子修长,投影明显,立体感很强,对建筑物的雄伟高大很有表现力。但由于明暗对比强烈,不适合表现主体细腻质感的一面。

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顶光通常是要描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隔离开来。但光线从上方照射在主体的顶部,会使景物平面化,缺乏层次,色彩还原效果也差,这种光线很少运用。而俯射光是这四种光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一般的摄像照明在处理主光时,通常是把光源安排在稍微高于主体、和地面成30°~45°角的位置。这样的光线,不但可以使主体正面得到足够的光照,也有了立体感,而形成的阴影也不会过于明显。如果再采用侧顺光位,效果会更好。平射光跟正顺光一样,不是很理想的光线。即使在侧顺光的位置,所形成的阴影也有点呆板生硬,不如俯射光来得自然。仰射光也是一种不多见的打光法,它是将光源置于主体之下向上照射,会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效果。

3.光的色调:和万物一样,光同样具有色彩,不同的光线其色调不同。通常我们用色温来描述光的色调,色温越高,蓝光的成分就越多;色温越低,橘黄光的成分就越多。而在不同色温的光线照射下,被摄主体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表现得最为明显:在60W灯泡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色色彩,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摄像机是靠调节白平衡来还原被摄主体本来的色彩的。教师可结合“思考与交流”讲解处理色调的方法——白平衡,这是摄像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技巧。教材第44页中,《一个都不能少》和《烈火雄心》的剧照分别是强光线和弱光线的范例。《和你在一起》、《柔道龙虎榜》、《雷鸟特工队》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照则是光线方向的范例。还可以依据这七张图片作为人造光与自然光的范例,以及扩展讲解拍摄过程中,照明时的主光、辅助光和效果光的概念及其作用。主光是在摄影创作中,为塑造出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用以照明景物的主要光线。摄制影片时,须有来自不同方位的光线来照明景物,但在这些光线中,必有一种光线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是主光,主光标示着主要光源的特性和投射方向,用来表现景物的形态、轮廓和质感。对艺术形象的塑造,主光起决定性作用,其他光线起陪衬作用。因此,有人也把主光称做塑型光。在电影摄像中,无论是外景摄像还是内景摄像,首先要确定每场戏中主光的方位。因为,同一场戏中的各个镜头,不论景距怎样变化、实际拍摄时间和地点如何不同,主光的方位是统一的,不能随意变化。辅助光也称补助光或副光,是在电影摄像中用来弥补主光的不足,照亮主光所不能照亮的侧面,以显示景物阴影部分的质感,帮助主光完成形象塑造的光线。在自然环境中摄像,如果阳光(直射光)是主光,由天空散射和地面、墙壁等反射来的光线即是辅助光。一般外景摄像,如以直射阳光为主光,则用反射板或人工照明作辅助光。内景摄像,全部使用照明灯具,须合理地安排光位、角度和投射距离,选择和控制光照的强弱、光质的软硬、光斑的聚散,以有效地发挥主、副光的造型作用。辅助光的亮度,应该低于主光。效果光是在故事片拍摄中,借场景中的发光体(不论是否在镜头中出现),着力强调或渲染的光线。它可使镜头中表现的事物更突出,增强银幕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光在镜头中的运用须紧密结合影片情节,为刻画人物服务。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效果光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效果光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效果光,即模拟生活中实有的发光效果例如火光、电闪;另一类是意境效果光,即以假设或虚拟的光源,在镜头中表现某种效果的光,借以突出人物心理、表达某种情绪、暗示或象征某种意念。而教材第44页中最下面两幅图是进行拍摄时,针对现场光线不足和光线太强时做的一些人为处理。而光的色调问题则融入“思考与交流”中开展。

第三部分是镜头里的色彩,色彩的合理运用能使画面增色不少,推动剧情的发展,当然也能体现出导演的个人的品位与风格。这部分主要是欣赏、评述,欣赏运用色彩典型的经典影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影片中的色彩,并写影评。教材中选用了一中一外,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而且它们的色彩运用也各有特色,《辛德勒的名单》是利用黑白与彩色的对比,用仅有的彩色画面来加强情节的震撼力;《英雄》则是利用画面的不同色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所以两部电影很有可比性,也能体现色彩的作用及其运用。

还可扩展讲解摄像画面色调。所谓色调就是指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的相互排列和相互联系。决定画面色调的因素是被摄体的颜色特性、拍摄时的光线条件、摄像机上校正景物色调的各种滤光镜和光学附件。对于电影来说,感光材料性能和冲洗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也是影响画面色调的因素。影视色调分明调、平调和暗调三种。

明调:在画面的面积上,白、灰部分占了很大比重,黑色较少。这种调子强调明朗、轻快的气氛。但真正拍摄出明朗画面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导演、美术指导、灯光、道具等部门的协作。明朗画面中也要有少量的黑色或灰色,以造成鲜明的对比,使之更活泼、明快,造成一定的意境和情绪。

平调:在画面的面积上黑白部分较少,灰的面积占了很大部分,因为它给人一种平整洁净的感觉,所以称“平调”。拍摄这种调子,不主张用灯光去渲染。它以客观的态度把光分布得整洁,没有大阴影,也没有纵深的光影,使观众集中注意力,去欣赏演员的表演,欣赏多彩的服装、背景。

暗调又称“低调”,暗调在画面的面积上,黑色部分占有很大面积,白色明部多用于突出主体,起强调作用,有时也起对比作用。暗调会带来一种沉重、深厚、哀伤的情绪,也可造成神秘、阴森的气氛。

教学建议

摄像是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考虑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配备相关的摄像器材,所以此单元课主要是以欣赏为主,实际操作为辅。在了解摄像基本术语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各类影片的欣赏水平,不再简单地停留在对影片情节的关注上,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揭开摄像艺术的神秘面纱,使其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营造这种平近感,可通过一系列经典影片的欣赏唤起学生对摄像艺术的兴趣,对于掌握它有十足的把握。

本课可分为4~5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先了解摄像艺术的“武器”——摄像机。教师可用最常见的DV摄像机入手,对摄像机的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各个部分的作用与用法。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实物展示。然后让学生手持着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不考虑情节。然后再将摄像机放在三角架上再拍摄一段,拍完之后对比着放给学生看,观看过程中适时地指出拿摄像机的第一要诀:稳。指出初学者拿摄像机拍摄时,每个镜头可停留3~5秒后再移动位置,并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持机姿势。接下来观看电影片断,感受景别变换的视觉变化,每个景别的侧重点在哪。可以让学生用数码变焦或是自己移动的方式试拍景别变换的镜头,拍完之后做对比播放,让学生自评、互评讨论两种方法的好处与不足之处在哪。

第二、三课时: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节选一些影片的片断或是定格其中一个画面,结合知识点来讲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然后设计一些尝试性的练习,设计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用手绘的形式将这些情节场景表现出来,看哪种构图形式比较合理,比较能反映主体与陪、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课时:还是以欣赏片断为主,讲解光线的强度有强、弱之分,能带给人物表现怎样不同的感觉,分别用来表现怎样的场景。光线的方向有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方向的光线也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欣赏影片,表述不同方向的光线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光线的色调,不同的色调会使镜头画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温,因此白平衡的调整是个很重要的技巧。教师应给予着重讲解。另外,光线有自然光与人造光之分,可以让学生结合“思考与交流”进行尝试性的练习,试着使用调节光线不可少的白板。最后,让学生分析影片中哪些场景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适合表现什么样的情节。

第五课时:以欣赏影片入手,综合色彩学的知识,看色彩在影片中是怎样被运用的。播放黑白影片、彩色影片,在黑白影片中运用色彩或是在彩色影片中有黑白片断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感受这些特殊处理的作用,试着写出一篇关于电影中色彩运用的小论文。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中有许多实际操作的活动,如某位同学在课堂中播放他自己拍摄的影片,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分析在这个影片中该同学注意到哪些构图原则以及运用到哪些拍摄技巧,并指出其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让该同学自己讲解他的创作意图和注意到的原则以及拍摄技巧,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构思一下重新拍摄的思路。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阐述的内容进行归纳,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扩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