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play888体育 >>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书法与诗律相映·楷书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2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楷书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以及它形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了解魏碑和唐楷的审美特征与区别,熟悉魏碑与唐楷的代表书家和代表作品的审美特征;了解掌握楷书用笔的技巧与方法以及其结构规律。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涉及对楷书用笔特点和结构规律两个层次的学习体验。
  活动一:主要侧重对颜体楷书《颜勤礼碑》的用笔基本规律和基本笔画的学习,旨在了解与掌握《颜勤礼碑》的用笔方法和笔画特征。教师通过剖析、示范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用笔的技巧与方法,获得基本的运笔与控笔能力。引发对于不同的用笔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的点画线条的思考,以及基本笔画对于写好字的重要意义的思考。
  活动二: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构的规律以及它的审美意义,并能将这些规律运用到例字的临习中,教师在活动中除了启发、分析、示范、指导外,应设置有关结构的问题让学生反思、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讲评。
  活动三:尝试将《勤礼碑》的用笔方法与结构规律进行整合运用,通过学生书写自己喜欢的简短格言、警句、座右铭的尝试体验,学习探究性的学习。字帖上有范字参考的较容易书写,字帖上没有例字的更加考验学生对笔法与结构的理解与掌握。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个活动可以回家完成,也可以根据情况推后完成。完成后,在班级或校园内展示评价。

 教学基本思路

  为了让学生对楷书形成的三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楷书的特点和审美特征有些了解,教师可利用课件对不同阶段的楷书进行赏析、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能从用笔和结构上对之加以区别,并加深对“韵”和“法”及其关系的理解,同时教师对楷书代表书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审美特征有所了解并可以加以区分,重点了解颜真卿的生平背景,书法成就,书体的风格特点。接下来可以根据教材中《颜勤礼碑》的基本笔画开始书写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用笔的技巧和基本笔画的写法。最后,进入《颜勤礼碑》结构规律的学习与结构能力的训练阶段,条件允许的话每人可练习书写少字数的作品一至两幅。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限于篇幅,所呈现的是最为经典且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楷书碑帖的图片,主要是魏碑和唐楷,省略了不同时期的小楷及唐以后的一些重要楷书书家与作品。教师可结合课件与教材中前后的楷书图片一起赏析,例如:P15《始平公造像记》全貌,P16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楷书(魏碑与唐楷之间的楷书),P18北魏《曹望憘造像记》,P19北魏《元显儁墓志铭》,P52面清代钱沣楷书《七贤祠记》,P53元代赵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经卷》,P55清代赵之谦魏碑《家太常孟子题辞四屏条》。

  魏·钟繇《荐季直表》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人。汉时为官司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明帝时官司进大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昇等人。传世书迹除此帖外尚有《宣示表》、《力命表》、《贺捷表》等。《荐季直表》又称《荐关内侯季直表》,传为魏钟繇书。末行署“景初二年(221)八月司徒东武侯臣钟繇表”(小楷)。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此帖纸墨奇古,笔法深沉。”清·冯武《书法正传》云:“高古纯朴,超妙入神。”

  晋·《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刻立。是东晋著名的碑刻。碑首作半圆形,通高190厘米,宽71厘米,厚21厘米。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5行15字。文凡13行,每行7至30字。下端职宫题名13行,每行4字。此碑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典型之作,无论笔法与结构虽已具备楷书的特点,但仍带有较浓的隶意,点画方峻,横、磔仍存波势挑脚,结体奇拙,自然多变,气势雄强。清·康有为赞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北魏《张猛龙碑》
  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北魏著名的碑刻之一。刻于正光三年(522),碑石现存曲阜孔庙。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歌颂功德。此碑,结构精绝,用笔洒脱大方,方圆兼备,凝练沉雄,为魏碑中的名品。风格属于方整雄健一类。康有为称赞它“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结构为书家之主,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

  北魏《张玄墓志》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清代因避讳,曾改称《张黑女墓志》,刻于普泰元年(531)。原石已下落不明,传世仅存明旧拓孤本,计367字,约20行,行20字。今藏于上海博物馆。是北魏末年极具特色的楷书类型,在书法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书法气度雍容,姿态俊秀。字多取横势,外宽内紧而又多变化不定,笔法纯熟而又蕴含古意,字势内敛,已开初唐楷书先声。此志拓本,道光五年(1825),何绍基购于山东济南历下书市,始传于世。何绍基评云:“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于比肩《黑女》者。”包世臣则以“骏利、圆折、疏朗、静密”八字来概括此志书法意态。皆是十分贴切的。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前课已介绍。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局部)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现浙江省)人。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为“初唐四家”之一。传世书法除此碑外还有《汝南公主墓志铭稿》等,书论有《书旨述》、《笔髓论》等。
此碑唐武德九年(626)立。虞世南撰并书。其书直承王羲之书风,笔势圆腴,内含刚柔,神韵渊穆。传贞观年间(627-649)仅拓数十纸赐近臣,不久石毁。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后命相王旦重刻。正书,35行,行64字,额篆书6字,今亦不传。
  宋·黄庭坚《山谷集》云:“顷见模刻虞永兴《孔子庙碑》,甚不厌人意,意亦疑石工太远。今观旧刻,虽姿媚而造笔之势甚遒,固知名下无虚士也。”又:“见旧刻乃知永兴得智永笔法居多,又知蔡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之室也。”又:“虞永兴常被中画腹,书末年尤妙,贞观间亦已耋矣,而是书之工,唐人未有逮古者。”清·冯班《钝吟书要》:“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湖南长沙)人。其书学二王及三公郎中刘珉,自成一格,人称“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传世书迹除此帖之外还有《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卜商帖》、《梦奠帖》等,有书论《付善奴传授诀》、《用笔法》。此碑是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刻,碑在陕西麟游县。为欧阳询75岁时奉诏而书的代表作。可谓人书俱老。其特点是笔画方整平直,锋锷森严,有隶笔遗意,结体端庄严谨,多瘦长险峻,分间布白严谨,险中求稳,意态精密,有“书法结构大师”之称,唐书《欧阳询传》“尺牍所传人以为法”。明代郭宗昌《金石史》云:“率更楷法源出古隶,故骨气洞达,结构独异,居唐楷第一。”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其书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自创一格。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传世书迹除此碑外还有《伊阙佛龛碑》、《倪宽赞》、《阴符经》、《枯树赋》等。
  《雁塔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永徽四年(653)刻,李世民撰,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序》正书:21行,行42字。后石刻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撰,褚遂良书。正书:20行,行40字。褚遂良56岁时所作,为其代表作。其用笔提按起伏较大,纤细而能挺劲,以行入楷,纤劲秀媚,细骨丰肌,多凌空取势,露锋不敛,映带呼应,洒脱自然,结体上收下拓,宽舒端雅,呈梯形。秦文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宋·米友仁评曰:“褚书在唐贤诸世士中为秀颖,得羲之法最多,真字有隶法,自成一家,非诸人可以比肩。”宋·董廻《广川书跋》云:“褚河南书本学逸少,而能自成家法……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褚,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岂所谓瘦硬通神者邪。”

  唐·钟绍京《灵飞经》
  钟绍京,唐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字可大,生卒年不详。卒年约八十岁。曾以善书值风阁。传世书迹,除此帖外尚有《升仙太子碑》碑阴、《遁甲神经》等。
  《灵飞经》墨迹本现存43行,共计625字。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所作。玉真公主敕写。元·袁清容始定为钟绍京所书。其书法:“于严谨之中富饶宕逸之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称其书曰:“笔法精妙,回腕藏锋,得子敬(王献之)之神髓。”

  唐·国铨《善见律经卷》
  国诠(627-649)经生,工书法,有“其书精熟匀净而近媚”之评。《善见律经卷》写于公元648年。此卷书法结体疏朗秀劲,师法褚、薛,为初唐小楷经典之作。

  唐·柳公权《神策军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工书,尤以楷体著名,世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传世书迹除此碑以外,尚有《玄秘塔碑》、《兰亭序》、《金刚经》、《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等。此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为柳公权66岁时所书,碑石早已佚,现仅存宋初宋装孤拓上册,尚有缺页,但极为珍贵。(风格与《玄秘塔》相近,然用笔更雄浑,字形更精妙,碑字更大。)结构稍稍舒放中和,点画也略呈圆润之意,故能外露锋芒而内含圆和,是柳字的精品,孙承泽跋曰:“柳学士所书《神策军纪圣德碑》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其生平第一妙迹。”明代董其昌论柳体曾称赞曰:“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
  此碑是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勤礼撰文并书碑。宋时佚石,1922年重新出土,因而笔画清晰,锋棱如新,且存字最多,是他晚年的优秀之作。笔法精练、纯熟,横轻竖重,竖画微微带弧势,提按对比强烈,用笔跳跃,线条遒劲而富弹性,行笔沉着有力,笔断而意连,故能丰腴劲健可爱,结体开阔舒展,外紧内松,气势豪迈,端庄大方,雍容浑厚。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镌立,碑高260.3厘米,宽140厘米,共34行,每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题额,史华镌刻。碑现藏西安碑林。此碑传为颜真卿留存下来最早的一块碑。为44岁时书,通篇字体较小,结构匀整,保留了唐人写经的风格,反映了颜体早期的书法面貌。

  唐·颜真卿《竹山堂联句》
  此帖为旧临墨迹绢本,楷书由大幅改装成轴,15页,6行,298字。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评其:“遒劲雄逸而时时吐姿媚,真蚕头鼠尾得意笔。大致与《家庙》颉颃。而此乃手迹,又当远胜之。”清·安岐《墨缘汇观》评其:“结字端严,运笔裕如,有天然沉着之气。”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曰:“此联句书其大字,虽近于《家庙》诸碑之样,而波磔间已用古藤古钗之脚,则是精熟《争坐位》行书而用于正楷。”

  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此碑为颜真卿63岁时所书,全文共901字。原石明代毁于火。笔画圆厚遒劲,雄强秀出,掺以篆意,粗细合度,轻重对比不强烈,结体宽博端庄,四平八稳,左右匀称,正面对人。何绍基称它:“神光炳峙,朴逸厚远,实为颜书各碑之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亦称:“《麻姑仙坛》握拳透爪,乃是得意之笔,所谓字外出力,中藏棱,鲁公诸碑,当以此为第一也。”

  元·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湖州吴兴人。为元代书画大家。其真、行、草、隶、篆无一不精。真、行尤冠绝当时。早年学宋高宗赵构书,进而师晋唐,大字学李邕,晚法二王。书风圆转遒丽,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人李日华称赞此碑具有唐人李北海的鸿朗,徐浩的厚重,颜真卿的精神,并誉为“天下赵碑第一”。

教学建议

  为了对颜体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特点,有较为仔细、明晰的了解,教师可利用课件,从魏碑、唐楷的赏析导入教学,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它们的用笔和结体特点并设置问题以及与颜体的区别,思考颜真卿做了哪些改革创新,使得他成为卓然大家。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可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并将学生的思考与感受加以分析,归纳得出颜体的基本特征。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与正确的结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于基本笔画的学习,学生要多看示范,多尝试体验,多反思总结。百闻不如一见,教师示范时,关键处的技巧处理须提醒学生注意。采取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多交流、体会。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及其原因,加以剖析,指出解决的办法。启发引导学生将前面类似的书写经验移植过来。可采取与前面所学隶书用笔方法作对比的方式来了解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用笔特点,即“异”是什么,“同”在哪里。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难在时间短,学习内容多,不少笔画难写,又是下一环节的基础。教师应加强示范指导与类比,尽最大可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究与尝试。出色的结果当然是令人激动的,但是曲折、艰辛体验的过程,可以让人学会更多,因而更有意义,因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对于结构规律的学习,也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因为基本笔画环节学习的好坏,对本环节的教学会产生一定影响。不少笔画在一个字中常常是主要笔画,对字的结构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本环节的教学时,还要继续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结构规律与基本笔画相比,相对要容易学习一些,因为前者理性一些。因此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材上例字分析较为详细,教师讲授时还可以根据情况再分析详细一些。例字总归有限,关键是要能运用。注意反思教学的开展,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对突出的作业,要充分鼓励,对较弱的学生可降低学习要求。
  本课的评价,可通过学生书写一幅少字数的集字作品来完成。主要看其笔法与结构是否能基本把握楷书《颜勤礼碑》的特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价。
  1.作品中所集之字的基本笔画符合《颜勤礼碑》的笔画特征和运笔的基本要求。(如:是否是中锋运笔,点画线条的力度等。)
  2.所集之字基本符合《颜勤礼碑》的结构规律,字形结构无明显毛病,且初具《颜勤礼碑》的字形特征。
  3.文字的排列与款式基本符合要求(如:文字的大小、行气与款式的位置、大小、多少,款字的用笔与结构等)。
  如以上三项基本符合应评定为良好(80分),优于和劣于者酌情增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