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beplay888体育 >>学科资源>>美术>>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圆雕的表现手术和艺术风格(一)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9日

教学目标

  能够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能简略地阐释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规律;初步认识注重“写意”、“传神”的中国传统圆雕以及在中国雕塑艺术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彩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提高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通过对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解读,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了解中国圆雕在世界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贡献。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地分析作品照片与小件实物作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展开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任一活动进行实施。
  活动一:认识注重“写意”、“传神”的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通过作品分析及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圆雕艺术基本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就中国传统圆雕在手法和风格上与现代艺术相同和不同之处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活动二:认识中国传统雕塑中彩绘泥塑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彩绘泥塑的基本特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学基本思路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解读、欣赏教材所提供的各种中国传统圆雕艺术作品。通过思考与交流,将学生引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在欣赏与分析中国传统圆雕艺术作品的同时,理解雕塑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用雕塑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教师通过学习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圆雕、彩绘泥塑作品概括夸张的造型特点和具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手法以及“写意”、“传神”的艺术特征,这些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为学生开启更为有趣的学习通道,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并为后段的教学进行有益的引导。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教材从中国传统圆雕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这一角度导入对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注重“写意”、“传神”的中国传统圆雕艺术,了解中国传统雕塑中概括夸张和具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手法;通过教材的延伸,帮助学生对中国雕塑艺术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彩绘泥塑艺术有一个较为形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雕塑基本上可以分为陵墓雕塑(如墓前石人、石兽、石俑等)、石窟及庙宇的宗教雕塑两大类。殷墟出土的陶俑以及洛阳出土的“战国铜人”,长沙出土的“战国木俑”等,造型较简单粗糙,是比较原始的艺术作品。陕西临潼发掘出秦始皇陵的陶制兵马俑。不仅尺寸大(真人等大到2米)、数量多,而且艺术手法之成熟,实属罕见。陶俑的人物造型,不仅人物脸貌各有不同的外形特征,而且具有相当的性格特征;马的刻画极为生动,结实饱满,手法概括简练。

  汉代陵墓雕塑以石刻为多,如咸阳霍去病墓前的《立马》及其他石刻,造型利用天然石料润刷加工,运用大体大面的体积处理,巧妙地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达到鲜明的艺术效果,具有吸引人的艺术魔力。

  六朝墓前石兽名曰《辟邪》,雕像昂首、挺胸、张口吐舌,姿态夸张,富有装饰味,静中见动,感觉厚实。

  石窟雕刻较闻名的有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河北响堂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等。石窟雕刻虽是宗教题材,却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毅力的结晶。

  各石窟及庙宇的宗教雕塑,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即庄严、慈祥的佛像,威武雄壮的天王力士,欣快欢乐的飞天,虔诚慕敬的供养人和丑陋可憎的鬼怪等。各个时代的宗教雕塑,如果简单地说明其造型特征,北魏的雕塑形态多为垂直,线条单纯,脸形扁而长方;隋唐则体态健硕,脸形圆润而丰满,衣纹华丽而飘动。从塑造技法而论,宋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更趋于成熟,如麦积山的供养人,风格写实,衣纹秀丽流畅,体态匀称,手也相当富有表情,且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刻画。如山东灵岩寺罗汉,每尊像都各有性格和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作者都是以性格鲜明、感情丰富的真人为模特来塑造的,技法上达到了相当高的境地。与此风格较接近的是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45尊官女像,都有突出的艺术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秀,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每一个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身体比例适度,衣纹轻快并随体态动作而转动,顾盼流连,如闻笑谈,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

  我们从秦代《秦始皇兵马俑》到东汉的《击鼓说唱俑》直至北魏的云冈石窟造像均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和雕塑艺术审美意识方面受到的中国传统美学艺术思想的深刻影响。

  雕塑着色称为彩雕,雅俗共赏,就博物馆馆藏材料考证,我国最早的彩雕是楚代的木俑。木俑鼻子是雕的,眼睛是画的,口唇用朱红点绘,身躯四肢是木板裁成,腰带用朱红描绘。简单一个木佣,楚人就定下绘画和雕刻相结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即雕处不绘,绘处不雕。雕刻让出一部分东西给彩绘去完成,不便于雕的,用绘画描绘,不便于画的用雕刻去雕出,不相重叠。两件不同色彩的衣裳,其相邻边缘刻深一些,使两个色彩相接的部分不会露出来。古代庙宇石窟的佛像类多为彩雕,室内受光较暗,用色鲜明。小型泥塑彩雕,如唐俑等,不但有很好的造型设计,而且眉眼之描绘还能体现笔墨之美。埃及石雕泥塑大多着色,希腊大理石雕刻,如在伦敦博物馆的希腊帕提侬神庙内之一组雕像,细观其衣纹深处,还有彩色痕迹,可以说明该雕塑是彩绘的。

  中国圆雕艺术历史悠久,从表现手法到艺术理念都有别于西方雕塑,教材就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雕塑艺术的表现中所呈现的风格手法给予了直观的展示和引导。通过对作品分析,可以感受到每件雕塑作品都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形成了中国式的雕塑艺术语言,而注重“写意”、“传神”的表现手法则是中国传统圆雕更为突出的艺术特征。如《击鼓说唱俑》人物形象生动有趣,采用夸张写意的造型方式把民间说唱艺人的表演神情鲜活地刻画出来,达到了“传神”的艺术效果,反映出高超的雕塑艺术语言表现能力。而霍去病墓石刻群之一的《立马》,雄健的骏马昂首屹立。作品朴实明快、生动传神,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该墓群中的作品概括夸张的造型形象和具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手法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特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圆雕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安排的“思考与交流”活动展开教学。“思考与交流”活动侧重于学生通过学习,注重自己审美修养的提高,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应该从课前准备入手,教师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最好能够更广泛地搜集一些中国传统雕塑的资料照片,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评价。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学生间的互动、解读、思考、交流、再解读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议本课采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在第一课时中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分析中国圆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认真体会中国圆雕注重“写意”、“传神”以及概括夸张的造型方式。

  第二课时的教学应该结合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圆雕不同形式的综合表现的学习,通过欣赏中国传统优秀的圆雕艺术作品,分析、评价与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不同的探讨和分析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对中国传统圆雕艺术的欣赏力,使审美意识的培养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来。

Baidu
map